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

計數資料的檢驗 (Testing of categorical data)

    承接上一個內容, 以前我在讀研的時候老師只是說: 當分組資料和變量都是計數資料(categorical data)時, 如2x2表或RxC表, 就是用卡方檢驗, 直至讀博時都是這樣~ 但最近了解到, 這樣的情況還可用G test來解決, 而且據知它的理論與算法比卡方檢驗還更好!?(因為G test的算法比較簡單, 所以校正就較方便快捷; 理論上就較具優勢!~) 當然, 算G.test, 以我知暫時仍是R統計軟件才有.

    如上次的例子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有效    無效
靜脈注射   25       7
肌肉注射   22       10
口  服  藥   15        17

    在R進行卡方檢驗, 結果是


        Pearson's Chi-squared test
data:  dat
X-squared = 7.1954, df = 2, p-value = 0.02739

    而在R進行G test, 須先下載它的程式 (幸好已有人寫好, 並放在網上!), 只要把程式貼到R軟件並運行即可... 其結果是:
G-Test for Contingency Tables
Data:
         有效 無效
靜脈注射   25    7
肌肉注射   22   10
口服藥     15   17
The test statistic is  7.19124 .
There are  2  degrees of freedom.
The p-value is  0.02744362 .


參考內容:
1. http://www.stat.wisc.edu/~st571-1/gtest.R
2. http://www.biostathandbook.com/gtestind.html

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

卡方檢驗後的兩兩比較分析 (Post Hoc analysis after Chi-square test is significant)

    昨晚一位好朋友微信問在RxC(即多行x多列)的表格進行卡方檢驗後, 知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, 應如何進行事後的兩兩比較分析呢~

    我知她僅能使用SPSS統計軟件, 就告知她: 在SPSS進行卡方檢驗事後的兩兩比較分析, 一般只能拆表, 而且要修正每個檢驗的p值(即Bonferroni校正呵...)

    她又問到如何可以不用這樣"痛苦"? 我告訴她可以用R統計軟件吧... 但無奈她不懂R...
如有一數據集, 內容如下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有效    無效
靜脈注射   25       7
肌肉注射   22       10
口  服 藥   15        17
    在SPSS的處理如youtube的視頻那樣, 哇... 真的"痛苦"! 在R軟件呢?
#第1部份:處理數據
dat<-matrix(c(25,22,15,7,10,17),nrow=3,ncol=2)
rownames(dat)<-c("靜脈注射","肌肉注射","口服藥")
colnames(dat)<-c("有效","無效")

#第2部份:矩陣-組間兩兩比較, 注意用Bonferroni法校正p,即0.05/3=0.017
chi<-chisq.test(dat)#總結果x2=7.1954,p=0.02739
chi1<-chisq.test(dat[c(1,2),])#靜脈注射與肌肉注射比較,結果x2=0.3204,p=0.5714
chi2<-chisq.test(dat[c(1,3),])#靜脈注射與口服藥比較,結果x2=5.4,p=0.02014
chi3<-chisq.test(dat[c(2,3),])#肌肉注射與口服藥比較,結果x2=2.3063,p=0.1288

#第3部份:快捷方法
#install.packages("fifer")先安裝這統計套件
library("fifer")#載入套件
chi.result<-chisq.post.hoc(dat,test="chisq.test",control=c("bonferroni"))
##結果
##             comparison        raw.p  adj.p
##1 靜脈注射 vs. 肌肉注射 0.5714 1.0000
##2 靜脈注射 vs. 口服藥     0.0201 0.0604
##3 肌肉注射 vs. 口服藥     0.1288 0.3865


    其實第2部份與第3部份任選1個即可... 而且紅色字內容只是註釋, 實際操作時沒有必要寫!
    結果與視頻的有不同, 是因R的chisp.test預設了作"連續校正的"(correct=TRUE). 如果改為correct=FALSE, 結果就完全一樣啦...

師生關係2 (Teacher-student relationship2)

    我相信每個人會有一個或一些影響他(她)的老師, 當然這個(這些)老師有好, 有不好; 有正面影響的, 也有負面影響的吧!? 對我影響較大的, 有兩位老師:
一位是中學時候的數學老師: 羅立仁老師;
另一位是博導: 陳清教授...

    小學時我的數學很差, 我想是因我笨外, 學校沒有將數學的解題思路教好等有關! 尤其在"方程式"解題上, 我更是一塌糊塗. 直到中學二年級時, 遇上羅老師, 他當時已是白髪滿頭的老人, 且由於他來澳不久, 滿口是福建腔, 被安排到語言實驗室(即英語會話室)作操作員, 負責機械的維修等; 偶爾也會擔任一些數學的督課班... 我已忘記是如何開始向他討教的, 只記得每當我數學有不明白, 就會跑到會話室找他, 他就會在紙上詳細地將題目解答, 並說明了解題的思路. 我最記得他說: 不要太多花巧, 要每步將題解出來... 在他的教導之下, 我的數學是有明顯的進步, 雖不至於前矛, 但起碼也能"過關"呵... 師生共相處了4年, 直到我高中畢業離校; 羅老師不久後因退休而離校, 之後便回到梅州過著"對著數學日與夜"的快樂日子吧! 雖然曾在澳門碰上他, 並與他飯茶, 但已是多年前的事, 衷心祝福他健康呢~~~
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

    至於遇上陳清老師, 並以她作為博導, 可說是一種"緣份". 據知, 我是南方醫科大學(原第一軍醫大學)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第一個"澳門仔". 回顧讀博的3年,以及畢業離校後的聯絡,她教曉我的就是"謙卑"呵... 至今我都一直與老師聯絡著呢...

    但願我曾教過的學生, 對我的評價不是太差吧~

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

師生關係 (Teacher-student relationship)

    數一數, 帶學生進行研究和論文寫作已有多年及多次. 當然自從到政府工作後, 就沒有正式的帶學生啦~ 期間有不少次被朋友或以往的學生邀請, 但為了養家, 只好辭謝呵! 又或當朋友身份, 出來喝杯可樂, 分享一下經驗還是可以的...

    在認識的很多學生中, 各人與我的關係都總算還好; 但仍有數個學生, 關係就很一般~~~究其原因, 我發現這數個學生, 大都抱著急於畢業, 急於求成、急於寫論文"交差"等急功近利的心態. 我很明白她們的, 有哪個學生不想早些畢業呢! 但能否畢業, 是否取得好成績畢業, 不只是交了論文, 答辯了就好的... 一個例子:
    早前(約一年前)一位以往的上司說: 你能作為"副導師"(co-supervisor), 幫手帶這兩位碩士研究生做論文課題嗎?
    "不好! 但作為舊上司的學生, 可當作朋友, 飲杯可樂, 分享一下經驗", 我說...
    原來這兩位"朋友"是政府的護理人員, 首次見面已開門見山地說, 她們只想畢業... 看過她們分享的論文後, 真的不敢恭為; 而且有些內容, 我懷疑兩人是互相抄襲的, 並曾直接指出問題所在; 但無奈地比面舊上司, 只好再次與她們見面, 分享些經驗. 第二次見面, 其中一個已很氣急敗壞地說, 她想什麼時候趕答辯, 但又要出國探親, 所以趕論文很辛苦... 其實我聽了也很無奈, 心想: 答辯的不是我, 你們來討教, 還這樣高傲; 而且我一毛錢也沒有收的, 只是比面舊上司. 之後我就對她們說: 你們認為可以的話, 就去答辯了吧...
    結果她們真的拿著這兩份"垃圾"一樣的論文去答辯...好似一個得了C等級, 一個要作重大修改後再答辯...!!!??? 我對這結果不覺意外, 反而覺得她們活該!

    與導師保持良好的關係, 虛心討教, 不耻下問, 帶著問題與導師討論, 這才是正道呢...